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方烨 王璐 实习生 夏雨晴
国家能源局14日公布,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增幅比5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14%。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用电量持续弱势回升说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平稳,预计下半年经济将企稳甚至略有回升,“积极+稳健”的政策基调在下半年不会改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记者 方烨 王璐 实习生 夏雨晴 国家能源局14日公布,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增幅比5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14%。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用电量持续弱势回升说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平稳,预计下半年经济将企稳甚至略有回升,“积极+稳健”的政策基调在下半年不会改变。
来源:新华网 作者:安蓓 王培伟 临近年中,在美联储或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下,二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频频创出新高的升值步伐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波小幅震荡走势。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升值已近尾声?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董云峰 聂伟柱 "没见过隔夜上30%的交易员,人生是不圆满的。”昨日,众多银行间市场交易员如是感慨。
2013年6月20日,这个疯狂的一天,足以载入中国银行间市场史册。当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7天回购利率最高达到28%。在近年来很长时间里,这两项利率往往不到3%。 来源:证券时报 6月4日,国家外汇交易中心官网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1735,这已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第18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财苑)6月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有关“人民币不会竞争性贬值”的言论只是助推因素之一,根本上是市场普遍存在对央行汇率政策“喜涨怕跌”的预期,而只有尽快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扩大汇率波动幅度限制,才可能扭转市场预期,降低热钱流入给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构成的威胁。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刘振冬 美元中期走强是大概率事件,这将改变全球资本流动趋势,也将影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甚至带来资本阶段性集中流出的压力。对于监管层而言,如何避免资本大进之后的大出,改变资本流动绑架货币政策的被动局面,是重要课题。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张莫 5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1820,较上一交易日上升36个基点。而截至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已达0.42%,今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已达1.67%,超过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5月之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连续六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屈丽丽 热钱泛滥!从官方数据来看,截至4月,今年新增外汇占款居然超过1.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业界一估摸:加上刨除在外,通过虚假贸易等渠道进入的资金,流入国内的热钱早超过一万亿元。外管局慌了,20天内连发六个文件,央行也火速推出“组合拳”。然而今年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超过1.5%,再综观全球大势,原本就低利率的各国央行都在降息,唯独中国基准利率高达3%。利差加升值,“螳螂”再使出十八般武艺,也无法阻挡嗅觉灵敏的投机资金前来套利的步伐。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傅苏颖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6日召开的新闻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企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对出口企业来说更多的是不利的影响,企业普遍对于远期经营信心不足,其中,“有单不敢接”的现象更为突出。
来源: 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丹丹 王媛 近期外围市场纷纷降息,国内市场对于我国是否有必要降息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国内外日益扩大的利差、汇差,以及不容乐观的国内经济环境,使得降息的必要性加大;而另一方面,降息的影响面很广,或许会不利于目前经济的调结构,再顾及到下半年可能重启的通胀压力,降息很可能带来货币政策超调的后果。货币政策可谓进退维谷。而从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态度来看,央行仍意在货币政策的稳定,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
Categories
All
Archives
July 2013
Author |